职教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双高”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
作者: 点击数: 时间:2020/08/29 11:42:57

目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在教育部与财政部的联合推动下已正式启动。高职专业群的建设质量不仅影响了专业群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教师整体教学水平,而且影响着“双高”建设的最终成果。在 “双高”建设的推动下,专业群建设成为高职院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必然之举。

一、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背景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重视的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提出要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双高计划”为引领,从规模发展转入高水平发展阶段。

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收官,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发布,正式开启了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高职专业的建设,即“双高”建设。专业群明确作为“双高”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作为“双高”建设改革发展的任务之一,专业群建设成为未来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切合度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及产教融合的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转型升级与技术进步,国家已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各个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结构和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而现有专业存在分散、混乱、内容薄弱、陈旧等问题,与行业转型及技术进步严重不符;二是专业群在整体建设上缺少全局意识,创新意识缺乏、师资力量不强,课堂教学内容没有与企业生产要求对接,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专业群建设难以找到对接产业群的途径和方式;三是内涵发展的策略欠缺、专业的内涵建设质量有待提高,同时人才培养规格亟须明确,否则无法支撑整个行业创新发展的新要求。究其原因,大部分高职院校并非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专业群调研和论证,更多的是从整合校内现有资源的角度来构建专业群,这就导致专业群内部的专业布局不合理,出现专业群同质化的现象。

第二,专业群建设的标准化范式有待完善。缺乏标准的建设范式是专业群建设的致命弊端。一是建设目的不明确,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建设专业群是为了评优创先与项目申报,因此缺乏科学统一的建设范式;二是专业群建设的评价标准不足,评价指标细化度与精准度不够,针对性也不强,无法对具体的专业群进行具体的评价,导致现有的专业群“名不副实”。

第三,专业群教学缺乏团队合作机制。在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各院校的现状来看,很多高职院校未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团队合作机制,主要表现为缺少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队伍、校企师资“互聘、互兼”双向交流机制不健全等。

三、“双高”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策略

通过分析专业群建设的现状可以发现,随着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凸显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国专业群建设缺乏内涵发展策略,导致专业建设仍处于分散、混乱、内容薄弱、陈旧的阶段;缺少优化专业结构的依据和方法,导致高职院校的专业调整仍处于靠直觉、凭经验的阶段;高职院校综合保障措施不完善、改革不到位,导致院校的专业结构与专业群建设发展动力不足。由此,笔者从强化内涵发展、健全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一)强化内涵发展

紧跟产业集群,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由于产业集群建设专业群已经成为主流趋势,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产业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一是加强对区域人才需求状况的市场调研,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重点调研区域的新兴企业,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与特色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主动承担起为行业和企业输送“零距离”人才的责任。例如,《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集中优势力量,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领域的重点突破。基于此,高职院校可以建设适应这些领域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二是通过建立预警机制实现专业群的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群的专业结构,制定科学的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根据行业发展要求,解构和重组职业岗位群任职能力,以此明确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将职业标准、行业从业资格和国际标准融入课程,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打造产教融合的高端平台。高职院校应设置一个组织机构,统筹制定全校专业群的规划与发展,然后以专业群建设为中心,集聚校内全部资源,汇聚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好工作,共同推进专业群建设。四是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确立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强化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监控,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诊断与改进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

(二)健全评价机制

若想提高专业群的建设质量,必须有健全的评价机制。高职院校必须深化对专业群评价机制的认识,以校本平台数据为依据,着力建立一个动态诊改、及时反馈的专业群评价体系。一是要做到诊改工作的常态化,学校要及时向专业群的相关负责人反馈问题,相关责任人负责专业群的各项质量监控,并督促其不断诊改,保证专业群的建设质量。二是要不断优化专业群的指标评价体系,对专业群建设的投入与产出进行综合评估,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不同的专业群采取恰当的评价指标,评价不可“千群一面”。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群建设元素中,教师是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要想建设一流的专业群,必须先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并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 “强校必先强师”的思路,坚持“四有”建设标准,围绕专业群布局,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聘请大师名匠,创新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为建设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提供保障。

一是要加快启动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高职院校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企业实践等活动,提高专任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探索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推动职业院校与中小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鼓励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实践。二是根据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专业群发展需要,通过海内外培训、校企深度融合、深度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建设,使具有不同专业特长、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带头人优势互补,培育一批“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带头人。完善中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的长效机制,选派中青年教师走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企业,使其充分了解先进职教理念,掌握最新生产技术,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三是建设教师发展中心,促进教师职业发展。高职院校要加强重视程度, 优化顶层设计,适应和彰显“服务教师成长”要求,凸显新时代教师发展工作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成立教师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优化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定位,健全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建设,完善教师“选聘、培养、考核、激励”四位一体的机制建设。坚持以“传承教师文化、提升教师能力、点燃教师激情、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积极回应并满足教师发展的个性需求,设计符合教师发展需要的总体规划,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提供教学咨询、教学研究、教学评估服务,优化教师成长路径,使教师主动基于工作过程优化课程体系,开发模块化课程,实施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协同培育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四是创新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健全岗位聘用与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坚持“以教师为本”,突出教师的自我评价,按照“重心下移、分权管理与责权利统一” 的基本要求,将师德表现、教学效果、教科研业绩、社会服务成效等纳入关键绩效指标,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 为导向的分级分类考核评价指标,分类制定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构建多元化、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核动态管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评优评先和职称职务晋升挂钩,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想要建设一流的专业群。首先,要深入市场调研,将专业群与岗位群精准对接,强化内涵发展;其次,要制定完善的专业群建设评价机制,以保障专业群建设质量;最后,强大的师资队伍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选自《职业教育》)

 

上一条:试点本科职教,怎样探索高水平办学新路 下一条: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致富一家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学会会址: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电话:029-33153731  33152036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ICP备案:陕ICP备16011233号